您所在位置:非遗>花鼓戏(长沙花鼓戏)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级别: 省级
批次: 第三批
地址: 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非遗名录: 非遗项目
非遗代表人: 冯正和

长沙花鼓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民间小戏剧种,形成于清朝,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以长沙方言为舞台语言,其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长沙花鼓戏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发展为较有故事情节的对子花鼓,其后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逐渐具有戏剧性质的草台班演出阶段;后来汲取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戏曲剧种。

长沙花鼓戏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而不像其他剧种先由宫廷、上层社会提倡然后再传到民间,因此极具群众性。在表现形式上,长沙花鼓戏的剧目大多以载歌载舞、短小精悍见长,特别是那些生活气息浓郁、轻松活泼的喜剧和嘻笑怒骂、泼辣热闹的闹剧很受观众的欢迎。表演上既承袭了民间歌舞中的扇舞、手巾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表现手法,又从劳动生活中提炼了一些表现力极强,特色鲜明的表演程式,如犁田、推车、砍柴、绣花、喂鸡、纺纱等,惟妙惟肖,美不胜收,极具湖湘地域特色。

我们的活动小组前往了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保护传承中心书记、国家一级演奏员、长沙花鼓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正和老师。

在开福区湘雅路有一个专业花鼓戏艺术剧院——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该中心演出的代表作有《刘海砍樵》《梁山伯与祝英台》《书房调叔》《疯哑奇冤》《小姑贤》等,新时期以来创作上演的现代花鼓大戏《秋天的花鼓》《万年牌》《手心手背》《耀邦回乡》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等奖项。

本期最后,一起来欣赏由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表演的经典花鼓小戏《刘海砍樵》中的“比古调”片段。



暂无图片

相关推荐

开福,开启幸福的地方

长沙市开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 | 万图信息微信公众号湖南万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400-117-3773

湘公网安备:43019002000977号 | 备案许可证:湘ICP备19006154号-2

长沙市开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长沙市开福区政府一办公大楼3楼东 联系电话:0731-84558002